【合作探究】6: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结果 任务 1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合作探究】7: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
第一,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
第二,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过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展开。
二、经济体制改革
【合作探究】8: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根本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合作探究】9: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
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
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
(1)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A.初步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合作探究】10:P55【学思之窗】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解题关键: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思路引领:承包制的实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省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
B.普遍实行:。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合作探究】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