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 林黛玉进贾府 学案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 林黛玉进贾府 学案第3页

  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权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全家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见《红楼梦》第一回),"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见《红楼梦》第一回),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这些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傲骨如君世已奇

  苦难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是一种财富,是一种精神财富。它涵养了人的气质,提升了精神境界,从而,塑造了人的风骨。否则,无论其身世遭际如何,都不可能成为伟大的人物。我们现在很少知道曹雪芹人生命运的细节,而当时与雪芹交厚的清宗室子弟敦诚、敦敏和张宜泉,彼此唱和,留诗数首,这极其珍贵的文字,使我们了解到雪芹豪放不羁、才华横溢、高谈雄辩的风貌,了解到他迭遭大故,感愤时事,倾注笔端的创作情况,了解到他晚年生活困顿,流落北京西郊的生活概貌。除却曹雪芹家世档案材料和《红楼梦》脂评批注提供的若干信息而外,敦敏、敦诚等人的诗中关于曹雪芹的行状就是最有价值的了。尽管诗歌使我们感悟到的是凝缩在诗句中行为后面的精神,一种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一种人生的无奈,在无奈中寻找个性至上的精神,神胜于形,但毕竟更真实,更可靠。正是这种诗的灵感,复活了沉睡而冷漠的档案史料的一种灵性,注入了锈渍斑驳的文物一股生气,焕发出虫蠹风蚀的字画的一点光采。从中使我们体味、追思一代文豪的性格神韵、文采诗胆和气节风骨。

二、写作背景

  《红楼梦》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