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任务活动一 理清说明顺序并体会其好处
结合下表,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说明顺序,并说明其好处。
答案 ①先主后次 ②由表及里 ③由实到虚 ④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使文章内容全面,主次分明,条理井然。
微任务活动二 分析本文大量引用古诗文说明事物的方法及作用
1.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对荔枝的描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连用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荔枝外壳色彩的红艳,肉膜质地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液的香甜。②对荔枝形态作总的说明,起总领全文的作用。③引用优美简练、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
2.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请根据提示找到课文中的古诗文,分别指出引用的诗词典故说明的具体对象。
(1)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课文第6段)
(2)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课文第8段)
(3)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课文第8段)
(4)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课文第14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为了说明荔枝壳、膜的形状和颜色。
(2)"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为了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
(3)"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说明唐玄宗时以飞马运荔枝供宫中享用的情形。
(4)"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为了说明古代移栽荔枝的情形。
3.本文大量引用古诗文说明事物,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2)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3)寓科学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从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文中说"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遇到微霜,就会受害。所以成都、福州都是它生长的北限",又说"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对此,你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