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2.2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2.2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第2页

导入

新授课

新授课

有趣的案例:初二某班同学外出野餐。第一天,老师让男女同学分席而食,结果是: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则嬉笑吵闹,同样杯盘狼藉。

第二天,老师让男女同学合席而餐,结果是:男生个个彬彬有礼,你谦我让,大有君子风度;女生则个个细嚼慢咽,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韵。

你知道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这就是心理学所谓的"异性效应"

教师总结:所谓的"异性效应"是指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于是,彼此间就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愉悦感,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我们需要与异性交往。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青春萌动。

二、青春萌动

探究与分享:教材P18-19

思考:小梅和大海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正常吗?

点拨: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就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青春期心里萌动的表现?

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我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受。

情境一:小果她成绩不错,人缘很好。可以说,她是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但她就是很少和男生交往,不得不和男生打交道时,也往往采用最简洁的语言。

在她看来,努力学习才不会辜负家长的期望。男女生应该规规矩矩,彼此不相来往,否则就是"不正经"。 小敏的想法对吗?

引出问题:男生女生之间正常交往有什么意义?

点拨:男生女生交往的意义:①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②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或男女生的交往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1.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可以扩大交往的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3.还可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情境二:小果不愿意与男生交往,她却发现好朋友小颖与男生的关系很好,经常说说笑笑。小丽则称呼男生的外号。

点拨:异性之间交往注意什么?

真诚大方,内心坦荡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1、 相互尊重 ,自尊自爱,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2、开放自己,掌握分寸;

3、主动热情,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情境三:新学期,班主任把活泼好动的小米安排在小果的座位旁边。小米说话幽默风趣,常常把周边的同学逗乐了。小果发现......

小米经常讲话后会偷瞄她一眼,而且有意无意地找她说话,甚至还会揪揪她的头发。为此,小果很苦恼,但是不知不觉地被小米吸引着,不自觉地想引起小米的注意,不自觉地脑海中浮现出与小米相处的情景......小果问自己:"我这是怎么啦 ?这正常吗?"(教师口述这部分内容)

情境四:有一天,小果收到了小米的一封信,这是一封......

这是一封情书!小果既心慌又害怕,脸上像火烤一样。想到平日里老师和家长关于严禁早恋的三令五申,她不知到如何处理这张纸条才好。

教师讲述: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

其实,这并不是爱情。

(多媒体呈现多种方法)

教师小结:当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故事四:小果思量再三,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长。结果,小米恼羞成怒,扬言要报复......

教师总结:

如何正确理解爱情?

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爱情 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青春的滋味有时就象这些未成熟的水果,过早的去尝试,我们感受到的只能是涩味。我们可以这样做:

⑴ 对自己的主要任务有正确的认识;

⑵ 转移注意力,可以发展多方面的兴趣;

⑶ 把这种念头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⑷ 把它冷藏起来,使它成为自己人生中一段美好的记忆,把我连同青春的心事一块儿,尘封进那粉红色的记忆吧(学会等待、学会冷处理);

⑸ 在心底留一空间,给"思恋"以一席合理之地,允许自己每天去想自己喜爱的人或在日记里抒发一下自己真挚的情感,他就不会搅得自己心神不宁。

⑹我不想让自己的小船过早的搁浅,所以,请收回你热烈的目光。(学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