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准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3)朗读过程中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出示词语
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苏辙
(2)指名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每小组读一段,第一段老师读,最后一段一起读
回答问题1、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中秋之夜,苏轼在密州,思念他的弟弟苏辙,写下了一首新词。
2、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心绪不宁?
为什么会埋怨?
为什么会宽慰?
划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3、苏轼在感到宽慰之后吟诵了一首新词,你能来读一读吗?看谁能读出苏轼的情感。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在课文中找到表示它意思的句子吗?读一读
(四)小节
1、总结全文:本课叙述了苏轼中秋之夜望月怀人,对月沉思,借月传情,介绍了苏轼的著名词作的创作缘由。传达了诗人对月沉思的丰富的感情世界,描述了词作的优美意境,展示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矿大胸襟。
2、出示《水调歌头》全篇,跟老师读一读,体会作者感情。
3、播放《水调歌头》动画
(五)作业布置
1、抄写重点词语并描红。
2、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于兄弟的手足之情,体会苏轼的广阔胸襟。
3、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并能活学活用这句诗词。
(一)复习旧课 巩固深化
1、课文中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是哪些?
2、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