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咏柳》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第2页

(设计意图:课件制作书中主题图,画面由"燕子""柳树""两个小朋友"构成,在找春天环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每找到一处春天的景色,就诵读古诗的某个句子)  

(设置意图:以游戏吸引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观察。)  

1.简介作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生活在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是好朋友。他写的诗感情丰富,清新通俗。)  

2.听配乐诵读录音,伴有春天柳树图片,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垂下,在春风里摇曳着。(感受柳树的美)  

(设计意图:运用幻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师把整首诗的停顿画出,学生按停顿自由读诗,并正确、流利认读"咏、妆"二字。(第一句中"一"读二声,可读重些,"绿"可读重。)  

4.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5.指名读,其他学生正音。  

6.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初读诗歌目标明确,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由读得正确流利,到读得有层次,逐步加深要求。)  

(三)分步解读,感受意境。  

1.指导朗读理解第一句。  

放柳树从远处看的图片,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的柳枝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1)借助课件出示的"碧玉、妆、万条、丝绦"词语的解释,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2)课件出示"碧玉"和绿色丝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两样与柳树的相似之处。加深理解第一句。  

(3)第一句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大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