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改革科举和改革学校制度,以经义取士,并撰流域《三经新义》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考点134短暂的变法
1.变法的影响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
③使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
④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⑤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2.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在指导思想上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②新法过与急进,触犯了守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③宋神宗动摇了变法的决心,对王安石两次罢相。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做宰相,新法被废除。
★四、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点135改革的背景
俄国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导致社会矛盾的尖锐,具体表现有:
①在农奴制下俄国的农民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农民不断发动起义,阶级矛盾尖锐;
②俄国的工业发展艰难,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③俄国国内新思潮出现;
④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使得俄国的国际地位下降,激化了国内的矛盾。
★考点136 1861年改革
(1)改革的酝酿
①公开讨论;
②秘密讨论;
③公开方案。
(2)主要内容
①废除人身的控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规定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通过赎买的形式得到一块份地;
③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规定加强对村社制度,由村社负责农民的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