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3页

  ΔS(298.15 K)=-75.8 J/(mol·K)。

  设ΔH和ΔS不随温度而变化,试求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

  答案 根据题意,要使反应能自发进行,须有ΔG=ΔH-TΔS<0

  即有ΔG=ΔH-TΔS

   =-94.0 kJ/mol-T×[-75.8 J/(mol·K)]

   <0

  则T<≈1.24×103 K

  

  

   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之一是生成气体,试利用上面讲的熵判据加以解释,由此你对于理论的指导作用是否有新的体会?

  点拨 由于反应中生成气体是熵增大的过程,所以增大了反应的自发性。与之类似的如用浓磷酸与食盐固体反应制取HCl,对复分解反应来说看似矛盾,但生成了HCl气体,是熵增大的过程,HCl脱离反应体系,使得反应得以继续进行。在熔融状态下,用金属钠与氯化钾反应制取钾,把反应温度控制在金属钾的沸点以上,使钾以气体形式产生,既是熵增大的过程,又是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过程,都利用了理论知识使看似不能发生的反应得以进行。

  

  1.墨水倒入水中,自发地散开。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不发生反应的气体依次通入到同一个密闭容器中,它们能自发地混合均匀。铵盐溶解常常是吸热的,但它们能在水中自发地溶解。

  2.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

  

         

  

  1.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

  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答案 A

  解析 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而不能判断过程是否发生和反应速率。

  2.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

  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

  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

  答案 A

解析 A项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有趋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B项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例如,在25℃和1.01105 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和(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不难看出,上述两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又都是熵增的反应,显然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C项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应用熵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