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
2010高三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第2页

 ②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进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以宪法形式确立;"文革"期间人民大会制度名存实亡;新时期人大制度得到恢复与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②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基础: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②进程:1949年新政协初步建立;1954年以宪法形式宣布确立;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文革"中民主人士受到迫害,政协工作陷于瘫痪;1982年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③主要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意义:调动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热情,开创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新局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历程: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确认,先后建立蒙(1947)新桂宁藏自治区;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②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①历程:1989年颁布《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直接选举产生;1998年通过《村委会组织法》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以民主选举、民族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不断扩展。

②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特点:①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共的领导,是参政党。

②四项基本原侧是政治基础。③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④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化大革命"的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民主和法制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