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箱子岩 学案(2)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箱子岩 学案(2)第3页

E.写法上作者有意模糊散文、小说的体式,文章有清晰的叙事线索,自然、朴实、真切的日常生活画面有一种异样感人的魅力。

解析:B项,"议论"错误,应为"心理描写";C项,应为"以乐写哀";D项,"生活的乐观"错,应为"生活的凄苦"。

答案:AE

5.作者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不动声色反复诉说了长街的种种"不寂寞",长街的白天、黄昏呈现了哪些"不寂寞"的生活图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解析:首先要弄清作者在主体部分写到了哪些"不寂寞",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白天、黄昏",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1)白日不寂寞:妇女们单调劳作,疲倦而忧愁;街上走过新媳妇,热闹之后更觉心酸。(2)黄昏不寂寞:妇人声声低唤,为孩子祈福;妇人们轻唱忧郁的歌,祈盼夫归;孩子在焚烧纸钱的火光中,欢天喜地。

6.文章开头写长街"寂寞",而后文却处处写长街"不寂寞",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解析:"寂寞""不寂寞"均有特定意义,均有所指。开头直接点出自己所写的对象"长街",并赋予它应有的情绪色彩"寂寞",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这种"寂寞"是所有男子被抓走后,镇上妇女内心的"寂寞"。后文的"不寂寞"指女人们单独担起持家养子的重负,昼夜忙碌。

参考答案:不矛盾。"不寂寞"指小镇日常生活看似平静,实则琐碎嘈杂;"寂寞"指镇上妇女内心的"疲倦忧愁"和"忧郁凄凉"。小镇日常生活的"不寂寞"反衬了镇上妇女内心的"寂寞"。

7.沈从文作品独特的叙事视角历来为后人所称道,依据文章内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说你的见解。

解析:题干已明确了答题方向:独特的叙事视角。一般应从线索、选材、叙述顺序、感情基调等方面来谈。

参考答案:(1)独特的散文写法:有清晰的叙事线索,远离抽象的抒情,借助素淡朴拙的文字写自然、朴实、真切的日常生活;创造了一种杂糅文体,模糊了散文与小说的体式,丰富了散文的表现形式。(2)选材上,选取的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场景,作者对湘西小城镇底层人们为自己、为儿女,不畏贫贱,知天安命,艰难努力地活着的生存进行了冷静的审视和反思。(3)独特的审美眼光:湘西人循环往复、千年不变的无可记载的寂寞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作者静静的叙述中呈现出的是淡淡的哀愁,带给人们的是无言的哀戚。(答对两点即可,其他有创意的见解亦可)

三、语言运用

8.下面是某作家对沈从文作品的评价,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他的作品却不是毫无理想的。不过他这理想好像还没有成为系统,又没有明目张胆替自己鼓吹,所以有许多读者不大觉得,我现在不妨冒昧地替他拈了出来。这理想是什么?我看就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入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轻起来,好在20世纪的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

解析:此语段主要谈沈从文作品的文学理想。材料中"不是毫无理想""没有成为系统""又没有明目张胆替自己鼓吹"说明了沈从文作品的特点;其次,扣住"理想"和"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入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来概括整合即可。

答案示例:沈从文作品有着零散(或不成系统)、隐晦(或含蓄)、希望借文字使颓废的中华民族充满活力的文学理想。

9.假如你是班长,受班主任委托召集学生代表座谈,收集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发言:

A.谁跟谁一个宿舍老师说了算!老师又不了解我们彼此的关系和生活习惯,"乱点鸳鸯谱",害苦了我们,我建议分宿舍自由组合。

B.自由组合也不一定好啊。爱玩爱闹的自由组合到一起,就寝时说笑不停那可怎么办?

C.先自由组合,老师再审核把关比较好。

D.我赞成C的观点。不仅宿舍可以这样分,座位也可以这样分。

E.老师审核?那还不是老师自己说了算吗?

F.不能这么说,学生还是应该听从老师安排的。他的安排自有一定的道理。我觉得老师做决定前多做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以理服人就好了。

请你将这部分同学的意见整理一下,口头转达给班主任,要求内容信息全面、表达委婉得体,不超过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