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三学案:第4单元 14 唐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三学案:第4单元 14 唐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石头城》

  作者写这首诗时,唐王朝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锦瑟》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格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

  识常识

  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一般称古体诗,在形式上是比较自由的。在平仄换韵、字数多少、句式长短等方面,都没有固定的限制。初唐以后,严格按照律诗的格律要求写作,就叫近体诗(或今体诗)。格律尽管对人的思想有较大的束缚,但因其句式的整齐和音律的和谐已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而为历代诗人所乐意遵守。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俳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近体诗和古体诗不同的地方,主要有四点:(1)句数固定;(2)押韵严格;(3)讲究平仄;(4)要求对仗。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山居秋暝》

  全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俗画:清幽的山景,淳厚的民风。这正是作者理想的生活环境,他不忍离开,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于闲适恬淡生活的情趣。

  《从军行(之四)》

  本诗描写了边塞的旷远风光,语言精练,境界阔大,表现了将士御敌报国的壮志。

  《登高》

通过描绘诗人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壮志难酬的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