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人对不结盟运动作过如此的推论和评价:
大前提: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小前提: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消极中立态度
结论:不会对国际事务产生任何影响
以上推论( )
A.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是正确的
B.大前提、小前提是正确的,结论是错误的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是错误的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是正确的
答案 C
解析 不结盟运动虽然是在面对国际事务时采取不结盟的政策,但不能说采取消极中立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的活动,才推动世界局势不断向前发展。
8.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指出:"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方法。"可见,当时不结盟国家认为( )
A.两极格局的"冷战"威胁了国际和平
B.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是"冷战"
C.和平共处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现象
D.核灾祸是人类面临的唯一灾难
答案 A
解析 不结盟运动是在美苏两极格局下,为维护自身的安全,避免"冷战"威胁而兴起的。
9.何春超在《国际关系史》中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说明( )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即将被取代
B.雅尔塔体系即将瓦解
C.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
D.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D
解析 A明显错误。雅尔塔体系的瓦解以1991年苏联的解体为标志,故B不正确。C与题干材料无关。西欧和日本实力的增强,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0.20世纪最后30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样的制度不同的结局主要说明了( )
A.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
B.社会主义无法抗衡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
D.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必然要经历挫折
答案 C
解析 苏联、东欧与中国实行的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但出现了不同的结局,原因在于东欧和苏联进行的所谓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深化改革,即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11.恐怖主义的暴行遭到世人谴责,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这说明( )
①打击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任务 ②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主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打击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