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
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
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质疑再探
同学们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新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现在提出来。
六、运用拓展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请大家就本文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内容观点等方面编写一道题。小组
推荐优秀习题。
七、学科班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