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进取心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教学中应注意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给学生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感觉,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学习。
三、 教法分析
我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对问题的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的过程中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四、 学法分析
学生主要通过阅读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学习本节内容。通过阅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归纳总结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我通过一段史实引入课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这就是1915年4月22日发生的另人发指的事件。
指出这种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就是氯气。设悬念氯气为什么可以用作毒气?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
2、通过展示海水晒盐图片,氯元素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富集在海水中。
3、过渡: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氯,那么,人们是怎样制得氯气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0页的科学史话。
让学生思考与交流:
A、你从这一史实得到什么启示?
B、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根据史料,总结出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4、通过展示一瓶氯气对氯气的物理性质进行探究,并引导学生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毒性等方面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