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编号 甲 乙 丙 半透膜面积 S S/2 S 蔗糖溶液体积 T T 2T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 )
A.1-丙;2-甲;3-乙
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答案 A
解析 甲、乙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体积相同,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故甲、乙漏斗液面高度最终一样高,甲的半透膜面积是乙的两倍,达到同一高度所需时间更短,因此甲对应曲线2,乙对应曲线3,则丙对应曲线1。
例2 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
B.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
C.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
D.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
答案 C
解析 在图乙中,高出液面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力与渗透压达到平衡,此时即漏斗内液体②的浓度应比溶液①的浓度高。
易错提醒 有关渗透作用的三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