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读)
(二)学习第2、3小节。
1、导学:作者把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这一分钟,用生动的诗句描绘成真实的场景,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特区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反复朗读第2小节,并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旗杆"象征着什么?
--从"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你感受到了什么?
--"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教师引问:眼望国旗,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情感复杂,第3小节中哪两个词把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了?
4、追问:眼望国旗,作者回想起哪些痛苦的历史?今天又因什么而欢乐?请自由朗读第3小节。
5、学生交流汇报。
(1)作者回想起痛苦的历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点拨: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说出自己的理解,表达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真实情感。
A.一纸发黄的旧条约。
B.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C.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D.深入骨髓的伤痕。
(2)从"沸腾"这个词中你看到的仅仅是欢乐吗?
6、激情朗读。
师导读:回忆往昔固然痛苦,再看今朝怎不欢乐?请同学们用朗读来展现对诗歌的理解。
7、读写训练。(教师播放交接仪式的录像)
(1)师画外音:当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的土地上降落,当五星红旗和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升起,飘扬在香港的上空时,你想到了什么?你最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