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荷塘月色 教案2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荷塘月色 教案2第2页

 小组交流,你觉得本文景物描写中哪一处最能打动你,为什么?老师引导学生重点解读四五两段的景物描写。以小组为代表展示,注意用准确的语言概括。

A.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之美,荷因月而美。

(1)有形的美:荷田、荷叶、荷花、荷色、荷风、荷香、荷波、荷水。

(2)内蕴的美:荷姿、荷情、荷韵、荷语。

       不染纤尘、纯净高洁、脉脉含情、心有灵犀。

B.荷塘上的月光:月光之美,月因荷而美。

(1)有形的美:月光如水、月光如雾、月光如乳、月光如纱、月光如梦、月光如画、月光如曲。

(2)内蕴的美:月光月华能给人多少联想?为什么要用"水" "乳""梦""画""曲"这些词来比喻月光?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总结并由此引入对本文语言美的品悟。

  

(二)探究文章的语言美:

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

(1)修辞技巧:比喻、拟人、排比、通感。

(2)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通常增加文章语言表现力的词有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a.动词:"泻" "浮" "洗" "笼""画"。

如"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静静与"泻"字相配合,准确生动的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优美。"画"实说的是"映",而"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荷叶上描绘倩影,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形容词: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

c.叠词: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不但传神的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想:作者如此用心地描绘出如此静夜中一个斯人独赏的美景,你难道没有问题要自问吗?老师激发学生提问,老师预备重点问题:

a.作者为什么半夜到荷塘去?

b.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轨迹是什么?

c.荷塘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的那么美吗?

d.荷塘之于作者有何意义?作者在这里找到了什么?

e.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并感悟作者的情感美和形象美。

  

(三)探究本文的情感美:

请学生总结本文的主旨,做出合理的判断。

a.怀旧、怀乡。

b.作者特定时期的人生彷徨和苦闷。

c.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失落。

d.美好自然对人的净化,从而所产生的顿悟

  e.表达对理想中超越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四)探究作者的形象美:

联系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从本文中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造三个排比句表达对作者的态度评价。小组为单位展示最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