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成功探索
(1)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左"倾泛滥--严重失误
(1)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八字"方针--调整恢复
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
(1)实质:"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2)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
②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
①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实行政企分开,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
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