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陈情表
李 密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赏析重点语句,背诵全文。2.思维与审美:(1)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2)鉴赏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艺术。
激趣导入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讲究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的故事之所以家喻户晓,代代流传,就是因为孝心是打动人心的最有力武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密的名作《陈情表》,去感受那催人泪下的人间至孝。
一、背景铺垫
文中第二段作者最后说:"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让李密进退两难的实际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李密是蜀汉旧臣,蜀汉被晋灭后,晋朝政府对蜀汉旧臣采取的是怀柔拉拢的策略。李密多次被征召做新朝官员,可是他对蜀汉念念于怀,并且家中有年迈的祖母需要尽孝床前,故多次拒绝。可是又恐晋武帝对自己产生疑心,对自己不利。故而呈上陈述衷情之表章,希望武帝能理解自己并准允自己在家奉养祖母。
二、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第一段)臣密言:臣以险(坎坷)衅(祸患),夙(早时)遭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弃我而死去);行年四岁,舅夺(改变)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不能走路,这里是说柔弱),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既无伯叔,终鲜(本指少,这里是"无"的意思)兄弟,门衰祚(福分)薄,晚有儿息。外无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立,形影相吊(安慰)。而刘夙婴(缠绕)疾病,常在床蓐(通"褥",垫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请概括段意:述说身世之苦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
(第二段)逮(及、至)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臣以供养无主,辞(辞谢)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授予官职)臣洗马。猥(自谦之词,犹"鄙")以微贱,当侍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非臣陨首(头落地)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使上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逃脱)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奔走效劳),则刘病日笃(病重);欲苟(姑且)顺私情,则告诉[申诉(苦衷)]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情状)。
请概括段意: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第三段)伏惟(俯伏思量)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怜惜养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先后连续任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自夸)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