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3 第十三单元 第37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3 第十三单元 第37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37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一、宗教改革

1.原因

(1)根本原因: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2)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增强,专制君主兴起。封建君主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要求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需要的"廉价教会"。

(3)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

(4)思想上: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腾堡发明印刷术印制大量《圣经》。

(5)直接原因: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剥削和压迫最多。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普遍要求。

(6)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改革主张

(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教材补缺 加尔文宗教改革

由于政治迫害,法国新教倡导者加尔文流亡到瑞士。1536年发表《基督教原理》,主张"信仰得救",人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圣经》信仰耶稣而直接与上帝沟通。但他比路德更进一步,提出"先定论",他依据"选民弃民说"论证资产阶级剥削的合理性,否定封建贵族特权,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