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性,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和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增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知识梳理】
(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哲学依据)
(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反对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