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干涉与衍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绳子上相向传播的两列波的传播过程,并通过对相遇区域质点的振动分析,认识波的叠加原理。
2.知道波的干涉现象、干涉图样及波的干涉条件。
3.知道波的衍射现象以及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分析相向传播的两列波的传播过程,尤其是相遇区域的质点的振动情况,从中得出波的叠加原理。
2.通过对波的干涉图样的分析,知道振动加强区域和振动减弱区域的特点,从而加深对干涉现象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用科学的眼光认识世界,激发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现象的兴趣,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通过绳子上相向传播的两列波的传播过程,并通过对相遇区域质点的振动分析,认识波的叠加原理。
2.波的干涉概念以及对波的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的分析。
3.波的衍射现象及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重点难点:
想象波的传播的动态过程,了解波的干涉情景,理解波的干涉的规律和条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一.波的叠加原理:
计算机模拟实验:两列相向传播的机械波相遇。(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相遇前,相遇时和相遇后波的传播情况。)
1.独立性
几列波相遇时能保持各自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动方向)继续传播,互不影响。
2.叠加性
在相遇区域内,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几列波引起的振动,任一质点的位移是各列波单独存在时在该质点引起位移的矢量和。
引出新问题:如果相向传播的两列波频率相同,则叠加的结果就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这就是波的干涉现象。
二.波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