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1单元 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1课时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1单元 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1课时教案第1页

科目:语文 主备人 教师: 授课时间:

单元(章节)课题 必修五第一单元 本节课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引导学生落实林冲人物性格的变化轨迹,把握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塑造人物时使用的细节描写等手法,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维目标 1、了解作者施耐庵。

2、积累关于《水浒传》的文学常识。

3、分析节选部分的情节。 教材分析 学生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和人物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关于《水浒传》的文学常识。

2、分析节选部分的情节。 提炼的课题 关注人物形象,分析隐藏在形象当中的主题思想。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例如:视频、PPT、新新学案。 教 学 过 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教与学生学 教师个性化修改 课堂

导入 学生了解作品的深远影响 播放歌曲《好汉歌》,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梁山好汉,引出林冲。 走进

作者 学生就自己所搜集的关于施耐庵的资料进行交流,注意关注其生平遭遇。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是在《大宋宣和遗事》和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加工整理而成。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最终失败的历史原因;同时也塑造了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梁山英雄形象。因此说《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