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视角认识铝--探究Al和Al2O3性质的认知模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微观结构和实验探究学习铝、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模型,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Al2O3两性的探讨
【教学难点】利用信息、方法解决新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引课 环节一:引课
【情境引入】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铝制品? 观察 从视频入手,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导学
环节二:从微观结构推测Al的性质
【引导】分析Al的原子结构推测Al的性质
【学生分析】
【提出问题】铝比铁活泼,但铝为什么却不像铁那样容易被空气腐蚀?
思考
分析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出问题
导学
环节三:探究Al2O3的两性
【过渡】是谁在保护着铝?
【探究】破坏铝表面致密氧化铝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总结】总结方法,引出Al2O3性质探究的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根据已有知识推断(比较法)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体现出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根据信息
Al2O3+2NaOH = 2NaAlO2 +H2O
体现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总结】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溶液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分组实验】3组实验
【应用】钝化的用途、原因 讨论
观察
分析
总结 迁移类比,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