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桑蚕业是农民基本收入来源 B.开始成为重要的丝织业中心
C.栽桑养蚕收入已可超过种粮 D.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
14.自开埠以来,上海妇女除了传统年节、进香、游春等活动外,开始有入戏园书场看戏听书、观看外国马戏和赛马、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的现象。这表明近代上海( )
A.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B.成为西方文化传播中心
C.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D.社会习俗日益文明开化
15.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 )
A.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正式产生
C.客观上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D.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16.罗斯福新政时期,有一部法律"向雇主强征失业保险费,1936年开始时为全体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1937年以后上升,长期保持在百分之三的水平。"这部法律应该是( )
A.《社会保险法》 B.《全国劳工关系法》
C.《公平劳动标准法》 D.《全国工业复兴法》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了3.5%,但是大多数增长都是在欧洲之外实现的:美国和欧洲的增长率在2.6%和3.0%之间,......,而中国为10.2%,韩国为9.7%,越南为9%。"下列有助于中国在90年代高速发展的因素有( )
①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虽然苏联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一直令人非常失望",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气候不利于农业生产 B.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的政策导向 D.赫鲁晓夫大规模垦荒不切实际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这反映了( )
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发展中国家谋求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逐渐加深 D.区域集团化是实现全球化的步骤和途径
20.在欧洲,一些教堂为前来许愿的人们提供许愿蜡烛。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进口的,进价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0.007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0.7欧元。七八十欧元的棉服,从中国进货时大约只需付七八十元人民币。中国获得的利润很低,欧洲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这种现象不能说明( )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西方强权使中国产品利润空间很小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21.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
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