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求是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贵州省遵义求是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选自2016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浮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逃避。

 B. 浮躁是人们喧嚣的本质,杂乱吵闹则是其表面现象。

 C. 浮躁是人们心中产生急躁,失去了定力,只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的表现。

 D. 因为社会风气变得浮躁,所以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 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奢望,这奢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

 B. 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变得急于求成。

C. 一些地方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的现象,是因为负责方一心求快而忽视了施工的细节和质量。

D. 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顾着忙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往往也难成大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

B. 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被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

C. 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进而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

D.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人所能及,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一直以来对于网约车等新兴业态持有相对宽容的态度,尤其在拿不准其未来的发展和影响时,往往会对创新保持一定的政策模糊,以便"让子弹飞一会儿"。事实证明,网约车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让社会空闲资源得以重新组织和优化使用,这为网约车赢来了生存空间。

  然而,当其发展中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并放大时,就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此次各地方出台新政的背景中,"安全"与"拥堵"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关键词。一方面,网约车司机数量急剧膨胀,行业恶性事件开始频频见诸报端,人们心中权衡便利与安全的天平正在渐渐倾向后者;另一方面,在一线大城市已近饱和的道路交通条件下,有城市数据显示,近两年拥堵程度的增加与网约车的发展呈现正相关,这在分城施策时是不可能不考虑的因素。显然这不再是一个该不该监管的问题,而是一个该如何监管的问题。

  《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9日有删改)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