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 C.九州 D.行省
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9.《新唐书·百官志二》载:"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反映的制度应为(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10.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名目有很多,如贤良方正、孝悌力田、茂才异等、孝廉、直言极谏等。后来,"孝廉"逐渐成为使用较多的一种名目。材料中所述的选官制度为(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始于弘治十年(1497年)的《大明会典》是以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但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而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
A.内阁地位无足轻重 B.内阁权力来自于皇帝
C.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D.编纂者对内阁存偏见
12.雍正七年(1729年),正值清军在西北与准格尔部作战,为了能及时处置军情,遂在内廷设军需房,直接转达前线军情及皇帝旨意,这样既可以省去内阁的复杂手续,而且不易泄密。下列关于军需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皇帝提供军事顾问 B.有很强的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