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物体沿滑到底端时具有最大速率
B.物体沿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
C.物体沿下滑,加速度最大
D.物体沿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解答题
15.一个质量为m=40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6.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块A和悬挂的物块B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O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质弹簧的右端及轻绳BO的上端连接于O点.轻质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斜面倾角α=30°,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5kg,mB=1.5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500N/m,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
(1)弹簧的伸长量x;
(2)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
17.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已知A的质量mA和B的质量mB均为2.0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若t=0开始,木板B受F1=16 N的水平恒力作用,t=1 s时F1改为F2=4 N,方向不变,t=3 s时撤去F2.
(1)木板B受F1=16 N的水平恒力作用时,A、B的加速度aA、aB各为多少?
(2)从t=0开始,到A、B都静止,A在B上相对B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四、实验题
1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9.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装置如下图)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先把装砂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沙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实验中沙和桶的总质量m和车与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3)某次实验中,由于没有满足(2)的条件,研究在车与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作用力F的关系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如下图中的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