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D.传统习俗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月15日,郑州市文物局对外公布了2018 年工作要点,其中包括加快"四大文化片区"建设步伐;积极推进"生态保遗"工程,新建遗址生态文化公园17 处等。并将持续推进郑韩故城、郑州商代遗址、大河村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宋陵大遗址等工程建设,完成南洼遗址、人和寨遗址等遗址保护规划。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文化遗址的保护。(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普应该启迪受教育者开放地看待问题、独立地思考问题、多元地解答问题,不应以一家之言作为标准答案,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自1961年首版诞生以来,《十万个为什么》就引发了教育界、科学界、科普界持续、广泛的关注,一直是我国青少年科普的主流担当者。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有许多亮点,其中一个是不设标准答案,以往几版从单一的角度解答,难免给读者标准答案的感觉,新版则汇集了多家观点,使答案更开放、更多元。比如关于恐龙灭绝问题,不仅告诉孩子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小行星撞地球之说,还告诉孩子们火山喷发、气温降低等答案。像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为什么",在新版中至少占了十分之一。
材料二:
2018年,中宣部发文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汲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点要加强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和人才库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完善《十万个为什么》的重要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1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8年2月25日,第二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文艺表演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中国作为下届冬奥会主办国,奉献了《2022,相约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舞台上,借助轮滑运动员滑出的轨迹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等中国元素陆续展示。"北京8分钟"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相结合,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特色。表演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呈献,实现人工智能与演员共舞,通过互联网与中国普通百姓互动,给人们呈献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用世界语境讲中国故事,用科技感诠释中国变化。"让中国故事越讲越精彩。世界上最大又最轻的熊猫木偶、可以与人共舞的机器人,这些新技术,成就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惊艳的"北京8分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惊艳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原因。(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