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统治者( )
A.完善中枢权力体系的意图 B.密切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意图
C.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意图 D.提高经济区域化程度的意图
15.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于( )
A.长安 B.建康 C.咸阳 D.洛阳
16. 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这反映( )
A.皇帝神化君权以强化统治 B.宗族关系成为皇帝执政基础
C."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D.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
17. 秦始皇始置,权重而秩尊。西汉沿置,以监察、执法为主要执掌,位上卿。此官职应该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18. 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 )
A.秦朝丞相 汉朝中书令 B.秦朝太尉 唐朝节度使
C.秦朝御史大夫 宋朝通判 D.宋朝枢密使 明朝殿阁大学士
19. 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的分封制相比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主要是指郡县制(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扩大了疆域
C.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 D.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
20. 秦始皇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移民主流之一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
A.推动了秦代商业的发展 B.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C.有效的抑制了土地兼并 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天下后,在推行严刑峻法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以显示皇帝的至高和独尊。如规定臣下写给皇帝的文书应称"奏",自称应称"昧死"等,但毕竟不完善,远不能适应大一统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承秦制后,由于礼仪的不健全,臣子在刘邦面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