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未认识到革新政体的重要性

10.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

  定为共和立宪政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该诏书

  A.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和待遇 B.标志着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

  C.任命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 D.表明了袁世凯与革命派达成和解

11.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

  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12.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中共党史从何处讲起,这是一直为学界讨论的问题。毛泽东认为,"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 D.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

13.据史料统计,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曾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

  的战役近500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次数的一半左右,以伤亡10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近

  30万人。材料旨在说明

  A.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战场 D.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14.下图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份比例的情况,这一变化说明了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中国革命性质的重大改变

  C.中共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 D.建立新型民主政权的尝试

15.据统计,"民族"一词在1911年年底前,《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位243条,而到了1939年,

  则高达2369条;"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在1912年,1939年则达到了372条。

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