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 答案

1.B

【解析】

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左右,制作果醋时温度为30-35℃,制作腐乳的温度大概是15-18℃。A错误;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先密封后通入空气,故B正确;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瓶口铺得厚一些,防止杂菌污染,故C错误;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排出果酒制备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而且能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故D正确。

【考点定位】传统发酵技术

2.B

【解析】

【分析】

醋酸菌为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详解】

A. 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适时通氧气,A正确;

B. 醋酸菌发酵温度一般在30-35℃左右,B错误;

C. 醋酸菌能在氧气充足,糖源不足的条件下将果酒变成果醋,C正确;

D. 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D正确。

3.B

【解析】

应先冲洗,然后除去葡萄枝梗,以防止杂菌的污染,A项错误;果酒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为18~25℃,因此果酒制作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左右,变化不能太大,B项正确;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应先通气,后密封发酵,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会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而酿制成果醋,C项错误;果酒制作时,需要对所用器具进行消毒,D项错误。

【考点定位】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名师点睛】1.果酒、果醋制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以防葡萄汁流失及污染。冲洗以洗去灰尘为目的,且不要太干净,以防洗去野生型酵母菌。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方法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洗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③装入葡萄汁后要封闭充气口。

2.果酒、果醋发酵条件的控制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1/3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O2后再进行酒精发酵,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溢出。

(2)严格控制温度:18~25 ℃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酒精发酵,30~35 ℃利于醋酸菌的繁殖和醋酸发酵。

(3)充气: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需封闭充气口;醋酸发酵为有氧发酵,需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4.C

【解析】

果醋制作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果酒制成果醋温度要升高,还要不断地通入氧气,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才能将蛋白质水解,提高利用价值,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所以C选项正确。

5.C

【解析】

试题分析:酒精发酵是厌氧发酵,醋酸发酵是需氧发酵,所以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制作果酒时中断通氧可能引起醋酸菌死亡;温度对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都有影响,在制葡萄酒时温度要控制在18~25℃,而在制葡萄醋时则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制作果酒和果醋时均需注意无菌操作,且对发酵瓶进行消毒.

解:A、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时需要缺氧的环境,所以制作果酒时瓶口应密闭,而醋酸菌是嗜氧菌,所以制作果醋时要适时通气,若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故A正确;

B、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故B正确;

C、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18﹣25℃)和醋酸菌(30﹣35℃)发酵的影响都很大,故C错误;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故D正确.

故选:C.

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