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四单元试卷》资料免费下载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四单元试卷》资料免费下载第3页

2.为什么说牛的瘤胃是微生物的生长乐园?(2分)

3.阅读第(3)--(7)段的内容后,说明青草变成牛奶必须具有哪些条件?(2分)

4.概括第(5)--(6)段的主要内容。(2分)

5根据选文内容回答加点的词所指代的内容。(3分)

有一些微生物发现,牛的瘤胃是它们生长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它们喜欢的无氧环境......( )( )

胃蛋白酶太厉害了,它在将草料分解成氨基酸、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制造牛奶的同时.....( )

6 请以下列句子为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及表达作用。(4分)

1) 青草变牛奶,是微生物和它们所分泌的酶的功劳。

2) 于是,这些小家伙纷纷光顾这里,居住下来。

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海洋----未来的粮仓(16分)

(1)有些读者可能会想,海洋中不能长粮食,怎么能成为未来的粮仓呢?

(2)是的,海洋里不能种水稻和小麦,但是,海洋中的鱼和贝类却能够为人类提供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蛋白食物。

(3)大家知道,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物质,它是生命的基础。现在人类消耗的蛋白质中,由海洋提供的不过5%~10%。令人焦虑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捕鱼量一直徘徊不前,有不少品种已经呈现枯竭现象。用一句民间的话来说,现在人类把黄鱼的孙子都吃得差不多了。要使海洋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鲜鱼产量至少要比现在增加十倍才行。美国某海洋饲养场的实验表明,大幅度地提高鱼产量是完全可能的。

(4)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在海洋中,有了海藻就有贝类,有了贝类就有了小鱼乃至大鱼......海洋的总面积比陆地要大一倍多,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渔场,大抵都在近海。这是因为,藻生长需要阳光和硅、磷等化合物,这些条件只有接近陆地的近海才具备。海洋调查表明,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水中,硅、磷等含量十分丰富,只是它们浮不到温暖的表面层。因此,只有少数范围不大的海域,那儿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深海水自动上升到表面层,从而使这些海域海藻丛生,鱼群密集,成为不可多得的渔场。

(5)海洋学家们从这些海域受到了启发,他们利用回升流的原理,在那些光照强烈的海区,用人工方法把深海水抽到表面层,而后在那儿培植海藻,再利用海藻饲养贝类,并把加工过的贝类饲养龙虾。令人惊喜的是这一系列实验都取得了成功。

(6)有关专家乐观的指出,海洋的潜力是很大的。目前,产量最高的陆地农作物每公顷的年产量折合成蛋白质计算,只有0.71吨。而科学实验表明:同样面积的海水饲养产量最高可达27.8吨,具有商业竞争能力的产量也有16.7吨。

(7)当然, 从科学实验到实际生产将会面临许许多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从1000米以下的深海水中抽水需要相当数量的电力。这么庞大的电力从何而来?显然,在当今条件下,这些能源需要还无法满足。

(8)不过,科学家们还是找到了窍门:他们准备利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表面层和深海水的水温差来发电。这就是所谓的海水温差发电。这就是说,设计的海洋饲养场将和海水温差发电站联合在一起。

(9)据有关科学家计算,由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光照强烈,在这一海区,可供发电的温水多达6250万亿立方米。如果人们每次用1%的温水发电,再抽同样数量的深海水用于冷却,将这一电力用于饲养,每年可得各类海鲜7.5亿吨。它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类消耗的鱼、肉总量的4倍。

(10)通过这些简单的计算,不难看出,海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是完全可行的。

1.本文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

2.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3分)

3.请举例说明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具有怎样的说明效果。(3分)

4.文中引用的一句民间俗话"现在人类把黄鱼的孙子都吃得差不多了"有什么样的说明作用?(3分)

5.分析下列加点词的作用。(4分)

1)大家知道,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物质,它是生命的基础。

( )

2)其中最主要的是从1000米以下的深海水中抽水需要相当数量的电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