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选项A,闻名遐迩,迩:近。故答案选A。

【点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5.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来记录。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船桨的人,不会游泳, 却能横渡江河。

D.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 ,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重点字词,翻译时保证重点字词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选项C,中重点的字是"假""水""江河"。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船桨的人,不会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