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吕梁市泰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吕梁市泰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3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P地比M地晚,说明P地的气温较M地低,结合日本的地形、地势特征M、N两地位于海岸线附近,海拔极低;P地地势高,热量相对不足,所以P地樱花初放日期较晚。主要是山地垂直地带性影响的结果。答案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为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的真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洋流、地形等因素,并能结合世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即可。

(总结)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4.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 )

A. 蒙古 B. 哈萨克斯坦 C. 土库曼斯坦 D. 乌兹别克斯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记忆性知识,蒙古位于东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位于中亚地区,这4个国家都属于内陆国,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故该题选B。

【点睛】内陆国为不临海的国家,内陆国与临海国、岛国相比,地理条件比较闭塞,交通与对外联系多有不便,社会经济发展上有许多困难和特殊之处。

5.下列南极科学考察的4个点中,全年不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极点 B. 南极冰盖最高点(约南纬8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