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中学2019届高二(上)周练(4)
樟树中学2019届高二(上)周练(4)第2页

5. 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公民媒体"。基于

  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

  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

  ①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 ②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③大众传媒已不是文化传播主要手段 ④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大众文化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 古代24孝中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故事。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践行孝道的方式要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 2016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汇集了灯笼、服饰、福建土楼等传统文化元素,采用了嫘祖、祝融、庄子等典故传说,并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了新颖的处理,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引发了年轻一代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这表明

  ①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科技在人的教化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④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顺从;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晚辈在平等基础上对长辈的孝敬、关爱和陪伴。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0."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与"闭门造车"是两种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 ,

 因为

  A. 前者是历史虚无主义,后者是民族虚无主义

  B. 前者是民族虚无主义,后者是历史虚无主义

  C. 两者都割裂了文化发展中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D.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与一味拒绝外来文化,都会使文化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

11. 某音乐学院学生以发展民族音乐为使命,创作、演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既展现了中华

文化鲜明的风格特点,又让外国人欣赏和领悟了中国古老而魅力的传说。这体视的文化生话道理是

  ①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文化 ②文化发展要求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文化融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植根于自己民族文化土壤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习近平主席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万隆精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植根于"天下大同"的中华文化传统,着眼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契合、相通,将目光投向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亚非新未来、人类新图景。这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文化对政治具有重大影响

  ③经济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