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进行如下设计:
方案1: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仪器B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2:将3.2g铜丝放入45mL1.5mol·L-1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加入18g10%的H2O2溶液,反应0.5小时后,升温到60℃,持续反应1小时后,过滤、蒸发、结晶、减压抽滤后,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10.6gCuSO4·5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方案1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②方案2中生成CuSO4·5H2O的产率是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上述两种方案中,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________(填"方案1" 或"方案2"),理由是:
该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案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3、某校化学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是否生成SO2,设计了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铁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导气管e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反应过程中,因导管插入液面下,可起到"液封"作用阻止SO2气体逸出而防止污染环境;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碱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后认为:由于常用的铁丝是铁碳合金,生成的气体中还可能含有CO2。写出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浓硫酸给竹筒"刻字"是利用浓硫酸的________性.
(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以是SO2,也可以是________气体.
(3)在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常利用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