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关于"马歇尔计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是控制西欧国家 D.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16.下列史料中,不能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
A.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7.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18.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是( )
①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②日本崛起 ③中国的振兴 ④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19.仔细观察左下方的漫画(I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局部战争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美国试图独霸世界
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D.地区霸权主义抬头 (21题图)
20.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 )
A.五极世界格局 B.巨人主宰的迹象 C.多极化趋势 D.经济多样化特征
21.右上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该学者认为( )
A.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
C.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22.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 )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工业
2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传统的耕作方式是( )
A.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24.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