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可知,学校周长1800米,计步器为3600步,则每步0.5米,学校长1000步,宽800步,计算可得学校面积为200000,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 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
A. 200 m B. 235 m C. 270 m D. 300 m
4. 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
A. 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B. 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 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 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答案】3. C 4. D
【解析】
试题分析:
【3题详解】
由图中相邻等高线的差值可知等高距为50m;结合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可知,甲地的相对高度在550m到600m之间,乙地300m到350m之间,所以甲乙两地的高差H:200m<H<300m;由于急流段的高差为35m,而且乙地在急流的下游,可以推断甲乙两地的高差大于235米,故选项C正确。
【4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与湖畔丁处之间的山坡,上部等高线稀疏,即坡度平缓,而下部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形成凸坡(如下图所示),因而甲处不可能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故排除选项A;甲处于山顶部位,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故排除选项B;丁地位于河流入湖口处,地势最低,故排除选项C;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急流段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因而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故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首先确定等高距,其次可以根据不在等高线上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公式:(n-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