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
C. 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D. 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答案】A
【解析】
孔子作《春秋》是针对当时世衰道微的社会现实,这反映了孔子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故B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反映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孔子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孔子关注社会现实的角度出发,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近代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著名科技期刊就是在这个时期创办的,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非自然科学期刊也大量刊登自然科学文章。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 中国科技事业的全面发展
B. 维新变法对封建思想的冲击
C. 近代民族工业初步的发展
D. 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的倡导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近代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鼎盛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新文化运动开展,提倡民主与科学,故科技期刊发展鼎盛,故D选项正确;当时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技事业不可能全面发展,故A选项错误;当时维新变法早已失败,故B选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初步的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故C选项错误。故选D。
7.陈旭麓,历史学家,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他曾经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