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①陆游 ②沈括 ③白居易 ④陶渊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对联内容,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联与历史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然后分析对联中的内容,要特别关注对联中的地名、事件、评价等。第一幅对联"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列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上联中,"宦游西蜀"指陆游曾经入蜀八年,辛弃疾没有去过蜀地;下联主要提诗,"诗继少陵"强调人物在诗上的成就,而辛弃疾的成就主要在词。因此第一幅说的是陆游。第二幅"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梦里溪山"指《梦溪笔谈》,是沈括主持编订的,且上联第一个字"沈"与下联第一个字"括"正好合成"沈括",因此第二幅说的是沈括。第三幅"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对联中提到"新乐府",白居易曾经发起新乐府运动,也曾经在杭州为官,建过白堤,因此第三幅说的是白居易。第四幅"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对联中提到酒,还有篱,因此说的是陶渊明。故选D项。
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若一味地把人和宇宙分而观之,人是人,宇宙是宇宙,这脑筋就怕要永远伤下去。譬如一只花瓶,不小心摔下几块碎片,碎片的边缘尽管参差诡异,拿来补在花瓶上也肯定严丝合缝。而要想复制同样的碎片或同样的缺口,比登天还难。
A. 任何部分之于整体,或整体之于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
B. 任何个体都离不开整体,人和人之间必须密切配合。
C. 单个的人也是小宇宙,要重视个人的魅力与力量。
D. 个人与宇宙,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段,压缩概括语段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然后分析语段,看由几个句子组成,句子和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若一味地把人和宇宙分而观之......",这是从反面说明,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