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人类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业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人类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业第3页

7.下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各项中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是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 环境容纳量与其中的空间和资源有关,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资源不断被消耗,其容纳量反而会降低。

8.当前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如图为自然环境条件下人口数量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环境阻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

(2)决定一个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能否发生变化?有哪些措施可以增加环境容纳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均耕地、食物、资源和能源短缺、生存空间变小、环境污染加剧、传染性疾病流行 增大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可以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提高环境容纳量。如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积极开发核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