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下列主题适合目前的我们以口述史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A."虎门销烟"的情景 B."戊戌政变"内幕
C."淮海战役"详情 D.辛亥革命的情景
19、"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20、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指它(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C.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21.1937年10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如我与倭寇妥协,无论至何程度,彼少壮派侵略之宗旨必得寸进尺,漫无止境。一有机会,彼必不顾信义,继续侵略而不止矣。"这表明蒋介石( )
A.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理性地看到了中日民族战争结局
C.希望速战速决争取战略主动 D.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22.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3.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中,选出政府委员18人,其中共产党员占7人,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非党人士白文焕递补。这一做法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24.比较我国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