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落传播到全国各地。没有人敢于抵制流行看法的洪流,后辈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敢于对祖宗制定、世代相传、大家公认的成规提出异议。

      --【英】大卫·休谟(1711年-1776年)《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

材料四: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况导致18世纪欧洲出现一股"中国热"的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二伏尔泰推崇儒家文化的出发点是什么?(3分)材料三休谟对中国文化持何种观点?(3分)与伏尔泰相比,休谟为什么持这种观点?(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中"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6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力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

(1)据材料一、二提供的历史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在追求民主道路上呈现的异同点。(8分)

(2)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待学习外国制度所持的观点,(2分)并用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及实践结果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6分)

  

28.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