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发表文章写到:1988年人大通过了建立()省和()经济特区的决定,21年后()国际旅游岛规划起步,30年后()岛自由贸易区之梦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括号中应填:
A、深圳 B、浦东 C、海南 D、雄安
20、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声威远播,其富甲天下吸引着远近各国商人纷至沓来。由于海上交通空前发达,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贸易,而陆路交通又时常受到西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控制。因此,这一时期,海外贸易逐渐取代陆路贸易而居主要地位,这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格局。
材料二 清初,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限制海外贸易。康熙在位时,曾一度开放漳州、澳门、宁波等少数港口,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又趋繁盛。到乾隆、嘉庆年间,面对美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对外通商只限定在广州一处,清政府又一次将海外贸易封闭起来。
--摘编自李世龙《试论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走在了最前面,这主要是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有"日不落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册)》
材料二: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