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3课时)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3课时) 作业第2页

(2)罐再鼓起的原因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如换成铁制易拉罐,现象如何?

解析:该题涉及一个很有趣的化学实验,考查的是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及Al与NaOH溶液的反应。易拉罐之所以瘪和鼓是因为罐内气压与大气压存在压力差。

答案:(1)NaOH吸收了CO2气体,使罐内气压小于罐外气压,所以罐壁内凹而瘪 2NaOH+CO2Na2CO3+H2O

  (2)过量NaOH和Al反应产生H2,使罐内气压增大,所以罐再次鼓起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如换成铁制易拉罐,因铁与NaOH溶液不能反应,所以只能出现罐壁内凹而瘪,而不会重新鼓起。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6.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  )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它们的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D.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解析: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答案:D

7.若1.8 g某金属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 L(标准状况)H2,则该金属是(  )

A.Al B.Mg

C.Fe D.Zn

解析:要判断是哪种金属,求出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可。求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但还必须先设出该金属与盐酸反应后表现出的化合价。

  设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R),与盐酸反应后表现出的化合价为x,则有化学方程式:

  2R + 2xHCl  2RClx + xH2↑

  2M(R) g            22.4x L

  1.8 g              2.24 L

  可得,

  所以M(R)=9x

  讨论:若x=1,则M(R)=9,不合题意;

  若x=2,则M(R)=18,不合题意;

  若x=3,则M(R)=27,符合题意,金属为Al。

答案:A

8."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故显电中性,常称电荷守恒"。某盐的溶液中含有Na+、Mg2+、S、Cl-四种离子,若Na+为0.2 mol,Mg2+为0.4 mol,Cl-为0.4 mol,则S的物质的量为(  )

A.0.1 mol B.0.3 mol

C.0.5 mol D.0.15 mol

解析:在该溶液中共有四种离子,阳离子两种:Na+和Mg2+;阴离子两种:Cl-和S。依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n(Na+)×1+n(Mg2+)×2=n(Cl-)×1+n(S)×2,代入数据得0.2 mol×1+0.4 mol×2=0.4 mol×1+n(S)×2,解得n(S)=0.3 mol。

答案:B

9.取18.4 g铝锌合金溶于足量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氢气11.2 L(标准状况下),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