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左端带负电荷,右端不带电荷
D.若将带正电的点电荷先移走,再去掉接地线,原来不带电的导体带负电
C [根据静电感应的规律,导体与大地连成一个整体,离点电荷近的导体左端将感应出负电荷,离点电荷远的一端是大地,而不是导体的右端,所以导体右端不带电荷,故A、B均错误,C正确;若将带正电的点电荷先移走,则导体左端的负电荷立即与大地的正电荷中和,去掉接地线后,导体不带电,故D错误.]
7.(多选)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荷1.6×10-15 C,丙物体带电荷量的大小为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
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
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
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
AD [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净电荷,甲、乙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带1.6×10-15 C的正电荷,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1.6×10-15 C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荷为1.6×10-15 C-8×10-16 C=8×10-16 C,故A、D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C.无论用什么物体摩擦玻璃棒,玻璃棒都会带正电荷
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导体接触后,电荷就会"消失",这种现象叫作电荷的湮灭
B [电荷是不能被创造的,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摩擦起电时电子从对电子束缚力弱的物体向对电子束缚力强的物体上转移,所以玻璃棒并不是和任何物体摩擦都带正电.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中和.一对正、负电子结合后转化为光子,这才是湮灭.故选项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