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作业第4页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

  --黄仁宇《黄河与中央集权》

  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

  --百度文库

  材料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桃花源记》作者怎样的思想?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回答。第(2)问,要注意分解材料二的信息,多角度归纳概括;第(3)问,要立足黑暗的社会现实分析作者的思想。

  答案:(1)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治理大江大河,应对自然灾害,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统一组织。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

  (2)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提倡多子多福,子女孝顺。

  (3)理想: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