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告诉我们( )
①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②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③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李清照描写花的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却是龚自珍描写花的诗词。品味两位诗人笔下的花能够( )
①触摸到诗人的内心深处某些情感因素 ②认识到大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
③让人感到花的存在是由诗人的情感所致 ④感悟到意识活动具有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新的物种。这说明( )
A.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B.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C.人们可以通过掌握科学改变规律的客观性 D.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5.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农民种地 ②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③工人做工 ④学生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昔日"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流沙固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今,"麦草方格"改写了"沙进人退"的历史,人们开始向沙漠要地。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看( )
①土地沙化的治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土地沙化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遏制 ③土地沙化不能被消灭但能被有效遏制 ④人类总有一天能改造规律消灭土地沙漠化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7.依据国际汇率市场的走向,近几年来,中国汇率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自主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有条不紊地推进。这表明( )
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 B.盲目的实践活动是没有的
C.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D.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18.一位著名科学家曾说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会把地球撬起来。但是他的这一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这根足够长的杠杆是不存在的。这体现了( )
A.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B.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1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一次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观测结果与爱因斯坦事先计算的结果十分吻合,从此相对论得到世人的承认。材料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