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了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项正确。
答案:B
4.宋代江苏吴郡"地沃而物夥,稼则刈(收割)麦种禾,一岁两熟"。这说明了( )
A.垄作法得以推广 B.代田法的普及
C.一年两熟制出现 D.一年三熟制产生
解析:材料"一岁两熟"描述的是耕作制度,而A、B两项是耕作技术,D项未在材料中体现。
答案:C
5.《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白渠 B.漕渠 C.坎儿井 D.都江堰
解析:由题干中的"蜀沃野千里""灌溉三郡,开稻田"等可知这是位于四川的灌溉工程--都江堰,故D项正确;白渠是位于陕西关中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漕渠是沿秦岭北麓开凿的人工运河,与渭河平行,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时间大量缩短;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故A、B、C三项都不符合题干中的地理位置,故排除。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